金枝槐的肥水管理與疾病預防是確保其健康生長和保持良好觀賞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以下是對這兩個方面的詳細闡述:
一、肥水管理
1. 水分管理
澆水原則:金枝槐怕澇,在栽培養(yǎng)護中應使土壤保持濕潤而不積水。澆水要適量,避免過量導致根部腐爛。
澆水時期:起苗前4至5天要給苗澆一次透水,這樣不僅可以使植株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利于栽種后成活,還利于挖苗時土壤成球。新種植的金枝槐,其表土需保持濕潤。
排水措施:在平地或水田種植時,要特別注意排水,修建排水管道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避免漬水對金枝槐造成危害。
2. 施肥管理
施肥原則:金枝槐需要充足的養(yǎng)分支持其生長,但施肥要適量,避免過量導致燒根或徒長。
施肥時期與肥料選擇:
花前:施用一次氮、磷、鉀復合肥,以提高開花的質(zhì)量和春季生長。
花后:施用一次氮肥,以提高植株的生長量,擴大營養(yǎng)面積。
七八月:施用一次磷鉀復合肥,以促進花芽分化,提高新生枝條的木質(zhì)化程度。
入冬前:結合澆冬水施用一次腐熟發(fā)酵的圈肥。
冬季:進行擴坑施基肥,為金枝槐長大后成材豐產(chǎn)做好充足的前提準備工作。
3. 其他管理措施
松土與除草:定期松土可以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金枝槐根系的呼吸和生長。同時,除草可以減少雜草對金枝槐養(yǎng)分的競爭。
二、疾病預防
1. 主要病害及癥狀
葉部病害:主要為炭疽病,初呈黑褐色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小斑,后擴大或多個小斑融合成大枯死斑。
干部病害:主要為腐爛病,分為枯梢型和干腐型兩種??萆倚投喟l(fā)生在側(cè)枝及頂梢上,干腐型多發(fā)生在主干和大枝上。
根部病害:主要為根腐病,病菌以菌絲體或根狀菌索在病株根部越冬,通過病根或病殘體與健根接觸傳染。
2. 防治措施
農(nóng)業(yè)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保持林下衛(wèi)生,及時清除衰弱樹、病死樹及枝條。冬季清除枯枝、落葉,集中銷毀,減少越冬病源。
化學防治:
葉部病害:發(fā)病初期噴灑殺菌劑,如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
干部病害:發(fā)現(xiàn)傷口或病斑及時涂抹殺菌劑,如15%氫氧化鈉溶液、20倍波爾多液或30倍甲基硫菌靈等。雨季空氣濕度大時,用50%退菌特200倍液噴干,防止病菌傳播。
根部病害:早春、夏末、秋季及休眠期在樹干基部挖溝灌藥預防;一旦染病及時清除病根并用殺菌劑消毒。
物理防治:如樹干涂白,用涂白劑(生石灰、硫磺、鹽、黏土等黏著劑和水熬制而成)進行樹干涂白,其中生石灰和硫磺具有殺菌治蟲的作用,食鹽和黏著劑可以延長作用時間,從源頭上防止產(chǎn)卵。
綜上所述,金枝槐的肥水管理與疾病預防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包括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松土與除草以及病害的農(nóng)業(yè)防治、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通過科學合理的肥水管理和有效的疾病預防措施,可以確保金枝槐的健康生長和良好觀賞效果。